28中文网

第10章 心已不在此处10

“林觉,这么早就出来割草了?”</p>

林觉下山之时割了一背篓草,回村正好遇到爱讲故事的村老。</p>

于是他连忙停下脚步,回答着说:</p>

“是啊。”</p>

“你以往不是早上去书院读书听讲,下午才去割草的吗?”村老本是清晨遛弯、看庄稼为乐,也停下来看着他,表情有些严肃,“昨天才听夫子说你这几天都没怎么去书院。你要知晓,村里让你割草喂牛,是既想给你找点事做,也不想耽搁到你念书,你可不能荒废了学业。”</p>

“舒太爷爷说得是。”林觉如实说道,“只是那夜在横村祠堂,吸了那妖怪吐的烟雾,这几天都还觉得头脑有些昏沉恍惚,直到现在,提起读书都觉得浑身没劲,所以才暂歇的。”</p>

“那你可得好好休息。”</p>

“知道了。”林觉顿了一下,“这三天城里罗仙庙会,舒太爷爷怎么不去逛逛?”</p>

“我哪走得了那么远?况且庙会而已,又不是年轻时看少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也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了。”村老顿了一下,“你去了?”</p>

“为大伯买药去了一趟。”</p>

“有甚看的?”</p>

“看到有变戏法的,把手砍断都能接回去,真是神奇。”</p>

“有些倒也确实有些奇妙之处。”</p>

“舒太爷爷知晓齐云山吗?”</p>

“齐云山如何不知?老夫又不是没有出过村的。”</p>

“敢问舒太爷爷,齐云山在何方?又是什么地方?听庙会上的人说,齐云山有个道会?”</p>

“齐云山是极有名的道教仙山,都说上面的宫观十分灵验,住修的道士也都是天师。”村老说着露出思索之色,“至于在什么地方。我记得是往和县城相反的方向走,估摸着有四五百里路,啧,说远也算不上太远,能走出这个村子呢,不急不慢的走也就走个七八天,走不出这个村子嘛,便一辈子也到不了那里,也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听说过。”</p>

“道会呢?”</p>

“什么道会?”</p>

“齐云山的道会。”</p>

“这倒没听说过,你在哪听说的?”</p>

“听那些把戏人说的。”</p>

“你小子啊,须知三教儒为尊,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读书是第一要事,莫要把心思放到那些地方。好好读书,等你登临天子堂,不管到了哪个名山宫观、仙地洞府,也是座上宾。”</p>

“受教受教。”</p>

村老杵着拐杖回去了。</p>

林觉也背着草走了。</p>

“齐云山……”</p>

似乎倒确实是个有名之处。</p>

盛名之下,不知是真是假,亦不知是否能副。从走南闯北的把戏人也要去齐云山凑热闹来看,恐怕多多少少也是有些本领的。</p>

只是这类名气极大之处,想来不管是否有真材实料,门前的人定也不会少,自己若是光明正大的去求学,多半也不容易。</p>

而那被称作道会的大醮能吸引到把戏人不惜千里迢迢也要去凑这个热闹,会上的奇人异士怕是不会少。</p>

只可惜,一来如今大伯还躺在病床上,按照这世界这年头的礼法,自己这个做子侄的无论如何也不该轻易远游,大娘定也不会放心让自己走。二来自己也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就更别说这一去一来最少半个月要多少盘缠了。</p>

怕是要与这个机会错过了。</p>

不过这等大会,肯定不止一次,定然是有周期和规律的。</p>

林觉走回到家,开始为大伯煎药。</p>

将小火炉搬到外面,放入木柴与引火之物,慢慢耐心的点燃。</p>

林觉十分专注,看炉中起浓烟,轻轻吹一口气,浓烟便被吹散,露出里头大盛的火光,又吹出几颗星点。很快浓烟恢复,重新遮蔽火光,却依旧从烟中隐约透出一点火光来,似乎有能量孕于其中,急待释放。</p>

“呼……”</p>

积蓄的火光轰然冒出,熊熊燃起。</p>

林觉认真看着,甚至伸出手去,放在火上,感受温度。</p>

在这仲春时节的早晨,林觉穿这么点衣服,总是有点冷的,在这时候烧火也算是一种享受。</p>

除却享受温暖,如此紧盯着火,他也在按着书中所讲,细细体会着炉中之火,看着它一明一暗,一摇一晃,一起一伏,感受着火的灵韵。</p>

忽然俯身张嘴,猛地吸一口气。</p>

“吸……”</p>

像是昨日那老者一般。</p>

自然,什么也没发生。</p>

只是吸了一口热气罢了。</p>

“哈哈……”</p>

林觉笑了一下,转身拿锅。</p>

白烟渐起,药香飘屋。</p>

一日一日大抵都是如此——</p>

清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背着背篓去往山上溪边,在夜昼交替时盘坐吐纳,随即割草回来,总要遇上一两个同村人,总要交谈几句。</p>

回来吃个早饭,便为大伯煎药,感悟火之灵韵。煎好之时,堂兄差不多也就回来了,由他喂给大伯。林觉则正好去帮大娘烧火,煮午饭,这个时候更方便感悟火之灵韵,下午做些杂事,傍晚又去盘坐吐纳。</p>

这种天亮前醒、天黑就睡、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事做的日子,起初林觉还不习惯,适应过后,居然也挺充实自得的。</p>

只是渐渐也有不同。</p>

大约几天之后,林觉吐纳之时,已能清晰感觉自己吸入天地五气的过程,在这时节,早晨本不该起雾的,可一呼一吐之间也多了一抹白。</p>

回来煎药,吸一口气,有时竟能将火焰吸起,险些烧到自己。</p>

又过半月。</p>

林觉在山间溪谷入定,竟能清晰感觉到四周天地万物的灵韵。</p>

这时每日独自煎药,点起火后,深吸一口,便已能将火焰吸入口鼻,化为火气,存入腹中,可留数刻。</p>

将气吐出,便是一篷明火。</p>

哪怕心里早有预期,可首次成功时,林觉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p>

一篷火焰从自己口中吐出,这种掌握法术与不凡的感觉,仍然在他内心构建出了一种极致的奇妙,缥缈似幻,恍然如梦。</p>

这种感觉无疑是难以抗拒的。</p>

……</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林觉放下筷子,认真解释着说:</p>

“一来家中贫困,堂兄尚未娶妻,大伯久病初愈,再供我读书实在难以为继。</p>

“二来村中也许真的是才气不足,近些年来少有考中的,甚至连过发解试的人都没有几个,我们又不像舒家大族,在县里有关系,长久下去,恐怕难以读得出来。如此还不如出去。</p>

“最后就是,我思索许久,那夜横村汪家祠堂那位所说应当不是骗我,我落水逃生,魂魄不稳也很合理,若不出去,找不到我的安魂之法。”</p>

既有外出求学,自然也有游学。</p>

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进行过游学。有的是已经有了很深的学问,为了丰富自己四处寻访名师,有的是打着游学名号,游山玩水结交好友,有的则是单纯四处寻访名师,希望能教导或在人脉上帮助自己,考学入仕。</p>

林觉此刻已然没了读书之心,满心都是仙道长生、见识这个世界奇妙独特的一面,待在这村中既是对自己的煎熬,也是大伯大娘的负担。</p>

更何况还有那夜那位所说:</p>

他的魂魄不稳,得寻安魂之法。</p>

这倒正是个不错的理由。</p>

正好又有同村人在前开路。</p>

只是此时尤其是此地的宗族礼法实在太严,欲行此事,也不是那么简单。</p>

至少便得给村中舒姓族老、相熟的邻人都说清楚,自己是自愿出去游学,否则自己一走,大伯大娘恐会遭人闲话。</p>

另外还要开具凭由。</p>

林觉决心一下,便十分果断。</p>

几天下来,先是陈明利弊,近借同村舒大头的例子,远引古人游学先例,说服大伯大娘与堂兄。随即挨家挨户上门,与相邻的人道谢道别,详细告知他们自己的想法与这样做的理由,却是避开了家中负担这类事情。</p>

借了书的也得把书拿去还了。</p>

不知不觉,两月过去。</p>

此方天地由仲春到了初夏。</p>

那位神医开的药虽然贵,效果却也真的好,大伯的病眼见得好了起来,已然可以下床了,最近几天还犟着出去做点农活。</p>

不过这对林家来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p>

林觉是个读书人,读书的消耗本来就大,原先大伯没病之前家中就是勉强维持,如今就算大伯痊愈如初,也只不过是回到了原先的境地。</p>

偏偏此地盛行的孝悌礼法不止约束着晚辈,也约束着长者,只要林觉待在村里一天,大伯大娘就得养着他,甚至既不能让他放弃读书,农活也不能让他多做,否则在这舒村,就会有指责与闲话。</p>

当然,除了孝悌礼法,亲情也有不小的约束作用。</p>

这也是林觉最近常常思索的问题。</p>

日子还是照过。</p>

“哗哗……”</p>

小溪流水奔涌不绝,少年任由青牛在旁边吃草,自己则捉了几条小鱼,将之用竹枝穿着,另外捡了一堆木柴来。</p>

面对木柴,林觉却不取火折,只是抬头左右环顾一眼,便低头一吐。</p>

“呼”</p>

一口火焰吐出,持续不断。</p>

没有多久,便将木柴点燃。</p>

林觉将鱼儿放在火上炙烤,目光盯着火焰,逐渐出神。</p>

旁边青牛有些诧异,多看了他几眼。</p>

照着那本古书所说修习下来,进速虽然没到极致,却也算是很快了。</p>

如今林觉纵使还没到自生火气的地步,可一口下去,也已能吸纳大量火气,能在体内存放一天一夜也不散。若说吐火的距离和次数,还要比当日那名老者更远更多一点。</p>

林觉大抵明白,也许那位老者就是书中所说,没有灵法修习天赋的那些江湖人,因而只能苦修吐纳法,修习大半辈子下来,造诣也有限。</p>

自己则应当是可以修习灵法的,估计天赋还算比较好的。</p>

加上年轻也是优势。</p>

只是不知灵法到底又是什么。</p>

同时他也发现了古书的局限——</p>

虽然目前为止,无论是吐气,还是厌火术、养气法,古书讲得都很完整通透,可它毕竟是死物。</p>

如果它所讲内容林觉完全能够理解,那就没有什么,可但凡林觉有什么不懂之处,或是有别的相关的疑问,需要解答,它就不能回答了。</p>

因此有时林觉需要找人请教某个穴位是什么地方、某个名词是什么意思,有时还需要摸索着来,总担心练岔了会走火入魔之类的,格外谨慎。</p>

若非如此,进度应当还会更快。</p>

“呵……”</p>

林觉忽然想到,自己此时出去,就算在街头表演戏法,应该也饿不死了。</p>

如果精通其中门道,知道哪里哪里有庙会,如何如何调动看官情绪,说不定赚的钱还不少。</p>

如此一想,心又一沉。</p>

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外面见识这片广阔天地的想法越发强烈。</p>

渐渐闻到香气。</p>

等他吃完这串小鱼,旁边的青牛也差不多吃饱了,林觉由着它下河玩了会儿水,这才牵它回去。</p>

恰好在饭桌上,听堂兄问:“你最近见过舒大头没有?”</p>

“前几天见过。”</p>

“他今天走了,估计很长一段时间都见不到他了。”</p>

“去哪了?”</p>

“去邻县念书去了。”</p>

“为何去邻县念书?”</p>

“说是我们村才气不足,这么多年也没几个考上功名的,前些天邻县有位大人告老还乡,在收学生,他就去那拜师了。”</p>

“外出求学啊……”</p>

舒大头是村中舒姓子弟,家中比较富裕,和林觉和堂兄年纪相仿,加之同村,所以小时候常在一起玩耍,直到慢慢长大接触才变少。堂兄给他说时语气有些奇怪,应当是少年人的唏嘘。</p>

林觉倒是忽然觉得,这正好给了他一个令大伯大娘更好接受的理由。</p>

“我也想要出去求学。”</p>

“你也想?为何?去哪?”</p>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28中文网【zw28.net】第一时间更新《志怪书》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